孩子吃饭慢怎么办?

一顿饭吃多久算正常?
其实在我们看来,吃饭是很个人化的行为,离开环境去谈吃饭时间多长是不靠谱的。我今天很忙。10分钟吃一顿饭,明天和朋友聚会,吃一两个小时的饭,对我来说是不正常的。
宝宝不需要着急,也不需要参加聚会。可以固定时间吃饭吗?妈妈会发现,如果宝宝饿了,他会吃得很快,咬几口,然后慢慢吃。如果他不饿,他会慢慢吃。
宝宝大一点的时候会一边吃饭一边说话看电视,慢慢吃。如果他饿了,他还是会吃得很快。
宝宝吃的太快,食物咀嚼不够,影响消化,吃的太慢。虽然吃的慢,但是一顿饭一两个小时是不正常的,也影响消化。
我们根据工作经验,总结出各年龄段宝宝吃饭的推荐时间,供妈妈们参考,提醒妈妈们,推荐时间不包括聊天、玩耍、扔掉餐具、收拾餐具。
表中给出的时间只是一个建议,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都很大,不可能单纯通过进食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孩子的进食情况。
饥饿感到底有多重要?
我们一般安排一日三餐,时间基本固定。宝宝添加辅食,我们也建议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内。但由于宝宝作息不规律,或者临时安排容易打扰作息,该吃饭了,准备了辅食,但是宝宝困了或者不饿,影响进食。
我们饿不饿是由我们的身体决定的,因为吃饭来自于饥饿和饱腹感的交替需求,而这些需求是由大脑调节控制的。
在我们的下丘脑中,有控制食欲的神经中枢,分为饱腹中枢和摄食中枢。人需要糖(以主食为代表)和游离脂肪酸(以鱼、蛋、奶为代表)来刺激这两个中枢。
在进餐过程中,身体血液中的糖分摄入增加,饱腹中枢受到刺激而兴奋,从而产生饱腹感。如果你不想再吃了,吃的速度就会变慢。但是,当血液中的糖分降低时,身体利用脂肪分解提供能量,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刺激了摄食中枢,感觉饿的人开始主动加快进食速度。
有时婴儿吃得很慢,因为他不饿。因为饥饿感取决于胃排泄的时间空,胃排泄的速率空与食物性质和化学成分有关。比如糖比蛋白质更容易消化,蛋白质比脂肪更容易消化,瘦的、流质的食物比固体、粘稠的食物更容易消化。宝宝添加辅食后,由于食物的特点是混合食物较多(食材种类丰富),胃需要3-4小时左右才能完全排出空。如果间隔时间短,宝宝肯定不会饿。吃油腻的食物,或者吃密度高、干燥的食物,或者吃多了,胃会长期排出空。
综上所述,胃不排出空,下丘脑摄食中枢不兴奋,吃得慢甚至不想吃都是正常的。
对于神经发育和智力发育还不完全的小宝宝来说,吃饭完全是本能。他饿了自然会吃,不饿可能就不吃了。因此,判断婴儿的饥饿程度,适时给予辅食是非常重要的。
宝宝吃饭慢的原因
6-12个月
1。吃辅食没有参与感
我们一直强调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!
宝宝6个月开始坐吃的时候可以参加吃。但其实大部分家长都在喂。喂错了吗?没错。但是喂养不应该影响孩子的参与。
我们看到许多母亲用一碗辅食喂婴儿。宝宝在哪?或者被抱着,或者坐在餐椅上,或者坐在别的地方,被动地一口一口地吃。既没有盘子也没有勺子,更不用说想吃东西了。
我们建议宝宝做一个餐椅,在餐具和盘子里加入食物,让宝宝自己抓捏。妈妈们说没有,他总是翻着盘子扔掉餐具,餐具上满是食物。看起来太脏太累了,没法收拾。这是剥夺宝宝参加吃饭的体验。
还有一种情况是妈妈们一个接一个的喂饭。不管孩子是否舒服,第一口食物还没有完全咽下去,第二口食物已经在嘴上了。或者你一口喂多了,宝宝吐出半口,妈妈用勺子把宝宝嘴上的食物刮干净,顺手喂了…
以上两种情况很常见。不是宝宝在吃辅食,只是妈妈在喂。宝宝的体验就是吃东西的乐趣,尝试新的食物,控制身体,抓东西捏东西。对宝宝来说,在添加辅食的初期,感受食物,体验参与吃辅食的乐趣更为重要。如果你没有这个认识,那就不管不顾继续喂。在不久的将来,没有任何参与感的宝宝会吃得很快。但是宝宝尝试自己吃东西后,因为被喂的感觉太差,自然会拖着,慢慢吃。
2。睡眠不足
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不是吃饭,而是睡觉。当婴儿缺乏睡眠或醒来时,可能会影响进食状态。
想象该吃饭了。当你的宝宝闭着眼睛左右摇晃时,你可以期待他吃得很好。慢慢吃?吃饭快?不可能。宝宝困了想睡觉的时候,让他好好睡一觉。推迟吃饭不会影响什么。不要强迫孩子在吃饭和睡觉之间做出选择,更不要认为吃完饭睡觉就能克服。人无法与本能的生理需求相抗衡。这个比赛的结果就是孩子吃的不好,父母彻底崩溃。
3。辅食形式
补充食物是从稀到稠,从少到多,从软到硬,从一到多逐渐添加的。
有的妈妈觉得孩子吃糊不饿,就早早开始加稠、大、硬的食物。宝宝在吃东西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咀嚼和吞咽,导致宝宝每次都吃的很辛苦,所以吃的速度自然会降低。比如面条要切的适中,让宝宝抓捏。妈妈们不懂这个。不管面条有多长,都是直接煮的。宝宝不知道怎么吃。当然,吃饭的速度越来越慢。
12-18个月
1。口干(水)
我们一般建议饭前给一些水,帮助身体做好吃饭的准备。
有些妈妈担心喝了水后怎么稀释胃液。我们可以在吃饭前30分钟喝30-50毫升的水,这有助于我们开始增加消化道的蠕动,避免吃饭时口干,促进消化液的分泌,为吃饭做准备。如果吃东西的时候口干,嚼进口的东西不舒服。这种感觉大大降低了吃饭的咀嚼速度,最后变成了一口水的习惯,或者干脆拖着吃,延长了吃饭时间。
2,出牙期
在出牙期间,宝宝有很多食物要抵抗,可能是咀嚼过硬,宝宝只能吃少量的食物,其他食物是不吃的。一些母亲担心婴儿饿了,在加工食物时选择婴儿可以吃的东西。虽然这样可以让宝宝进食,保证进食速度,但是牙齿萌出后,辅食恢复正常,进食缓慢,这是出牙期的影响造成的。
2。不良咀嚼
宝宝乳牙6个月到24个月左右萌出。只有20颗乳牙出来了,才是和成年人一样的吃相和咀嚼方式。
最后几颗负责研磨食物的后磨牙发芽较晚。当宝宝咀嚼不好时,对难吃食物和大块食物的接受度会很低,处理食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结果乳牙出来之前吃的慢,乳牙出来之后吃的速度会加快。
18-36个月
1。吃饭没有仪式感
小时候是靠嗅觉判断吃饭的时间。当我闻到食物的特殊味道时,我知道它很快就要吃了。然后我帮忙擦桌子,摆凳子,洗手,拿餐具等。当我坐下时,我看着食物一个接一个地端上桌。当他们准备好的时候,我觉得饿了。
现在的孩子吃饭很慢,有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吃饭。没有进食的信号,身体很难开始分泌大量消化液,为进食做准备。
所以这个年龄的宝宝吃饭前要做好准备,比如洗手、戴围兜、摆放餐具、坐餐椅等。这些用餐仪式可以刺激宝宝产生饥饿感,让宝宝更容易集中精力吃饭。
2。饭前吃饭
人每秒消耗能量,但定期补充能量,因为人的胃容量极其有限,不像反刍动物,可以把食物储存在胃里,不吃的时候让食物重新回到嘴里咀嚼。如果让宝宝在饭前吃一些食物或者多喝水来填饱肚子,减少消化液的分泌,可能因为不饿所以吃的比较慢。所以建议饭前禁食水果、饼干、乳制品、坚果,避免增加饱腹感。
3岁以上
1。父母对吃饭时间的双重标准态度
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来说,活动多,时间安排多,有时候还要上幼儿园。所以宝宝吃饭的时候,经常听到父母的催促“快吃,出发”,“快吃,这么慢吃?”父母时间充裕,不着急的时候,看到孩子吃大餐,就说“慢点吃,别着急”,“慢点吃,没人抢”。在孩子眼里,父母的两种说法哪个是标准?你想吃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?
这需要爸爸妈妈想清楚。你吃宝宝的标准是什么?
吃饭快又不浪费时间?还是边吃边慢慢吃?要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是分不清父母的指令的,思维能力达不到这个水平的。所以提醒家长,着急的话,宝宝可以吃半饱,找时间,多吃饭。不能要求小孩子快吃。宝宝吃饭急,拉肚子怎么办?急性肠胃炎怎么办?呕吐怎么办?鱼刺扎进食道怎么办?
早上急着上幼儿园,急着上学,急着迟到,急着让孩子快点吃饭。还不如早起准备早餐,让宝宝早起在自己的舒适中吃早餐。如果因为宝宝起晚而来不及吃饭,还不如饿着。如果宝宝体验过饥饿的感觉,他就会知道食物的珍贵,知道吃饭的重要。
2。吃饭有干扰源。吃饭看电视,路过的人容易被吸引,吃饭玩玩具,边吃边逗人,吃饭玩手机是影响宝宝吃饭时间的常见问题。注意力可以在吃饭时刺激大脑,在吃饭时品尝食物的味道,咀嚼肌肉都是让人增加食物体验,反馈到大脑的过程。但干扰源太多时,咀嚼变慢甚至停止,不仅减慢了进食速度,还使食物无法咀嚼得更细腻,食物被硬吞,短时间内胃就饱了。如果你吃得不好,你更容易呕吐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你的饮食体验下降,注意力分散。所以,宝宝在吃饭的时候,应该把餐椅背对着干扰源放在餐桌上,避免看电视看到有人经过,给玩具,逗逗,让宝宝自己捏食物,体验食物的触感,增加自己吃饭的快乐体验。
宝宝吃饭慢,如何改善
如果宝宝因为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吃饭慢,如何改善?我们的建议如下:
1。尝试一步一步独立吃饭
长期喂食会导致宝宝进食过程的协调性差,也就是手、眼、嘴不能协调使用,筷子、勺子不能使用,但不能熟练使用,甚至抓到食物也不能送到嘴里,所以吃东西会花更多的时间。所以,从添加辅食开始,就需要宝宝自己去抓食物,用不同的触觉去抓食物,让宝宝增加手指力量去抓,送到嘴里,等手指力量逐渐增加后再用筷子和勺子。
给过餐具但用不好的宝宝,鼓励自己吃,多练习。
2。少干扰进食
播放轻音乐时,请关闭电视机等可能分散儿童注意力的电子设备。另外,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说话,吃饭的时候不要打断孩子的注意力,让宝宝安静愉快的吃饭。
3。增加颜色的多样性
每餐至少要为宝宝准备两道菜。如果一顿饭的颜色和品种太少,你就不会吃任何你的宝宝不接受的食物。除了增加营养摄入,增加颜色的种类也可以让宝宝不断尝试不同的菜肴,让宝宝对食物更感兴趣,期待下一口食物。
4。父母应该以身作则
吃饭的时候,很多人都受到了就餐氛围的影响。和吃得快的人一起吃饭,会不自觉的吃得快,反之亦然。所以,父母和宝宝一起吃饭,不仅要慢慢吃,还要等宝宝在餐桌上吃完。如果父母玩手机或者吃完离开桌子,宝宝可能就不吃了。爸爸妈妈自己示范带动宝宝的进食速度,快慢调节。
5。增加体力消耗
宝宝的被动锻炼和大宝宝的户外运动都是体力消耗。只有增加消费,才能有饥饿感,才有吃饭的欲望。宝宝吃的慢,但是吃的不好。目前,他们通常吃得很好,吃得很勤。在宝宝开始恢复进食,吃好之前增加体力消耗。
6。指定进食时间
任何活动都有时间限制,包括上课时间、工作时间和吃饭时间。你可以准备一个30分钟的沙漏作为时间提醒。时间结束后,取出食物,吃完饭。即使婴儿在取出食物后饿了,他也应该只喝水而不进食。这样宝宝就可以通过沙漏感受和知道进食时间的流逝,如果吃不完饭会有什么后果。这样,用实际行动让宝宝体会慢慢吃的后果。
吃饭简单不简单。
如果你想在宝宝吃饭的时候发火,爸爸妈妈首先要了解宝宝的生理发育特点,然后根据宝宝的生理需求来安排宝宝的生活。
今天我妈跟我说,附近的孩子只吃米粥水果的蛋黄,蔬菜和肉都是一岁才加的,现在长得还不错。
关于我们的辅食的建议很麻烦,太精细,没必要,我们听到的声音太多。简单来说,人体需要的营养就是最基本的热量、脂肪、蛋白质、水、糖和各种微量元素。只要宝宝能吃到食物,就能吸收一部分。长大了没问题。无论是吃粥、米饭、馒头还是其他什么东西,进入人体后都会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。到了极点,即使不吃,也只是依靠肠内营养液来保证营养平衡。
当我们谈论婴儿食品补充剂时,我们在谈论什么?当我们成年人吃饭时,我们努力吃火锅或川菜。我们纠结什么?
【/s2/】你在挣扎着吃饭吗?[/s2/]
当然不是。是味道好不好,对吧?
因为宝宝小,还是个孩子,不用考虑好吃不好吃吗?不用换花样吗?只是他们无法表达自己,可供选择的食物太少,无法理解自己的智力发展,无法表达自己。不能表达不代表没有必要。
更何况对于宝宝来说,辅食不仅需要吃饱,还需要搭配营养,养成饮食习惯,增强体质,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等等。
知道了这些,你就不会为宝宝吃的快还是慢而焦虑了。